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logo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,如何护肾保健康?

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,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手段。然而,不少患者和家属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顾虑:长期吃精神科药物,会不会对肾脏造成损伤呢?毕竟,大多数药物在体内代谢后,都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,这确实存在潜在的影响肾脏健康的风险。不过,大家不必过于担忧,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,就能够将这种风险降到最低。接下来,我们将从精神科药物的特点以及肾脏防护方法等方面,为大家进行详细说明。

一、哪些精神科药物可能影响肾脏?

并非所有的精神科药物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,其影响程度会因药物类型以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。以下几类药物需要我们重点关注:

1、部分抗抑郁药:三环类抗抑郁药若长期服用,有可能干扰肾脏的正常代谢,存在引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。而选择性 5 -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,像舍曲林、氟西汀等,相对来说较为安全。但对于那些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或者处于终末期肾病的患者而言,必须严格遵循医嘱,减少药物剂量,并且在增加药量时要缓慢进行。

2、情绪稳定剂(锂盐):锂盐的血药浓度范围较为狭窄,如果控制不当,很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。在用药初期,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多尿、烦渴的症状。若长期不合理使用,还会影响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。因此,服用锂盐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以及肾功能。

3、部分抗精神病药:帕利哌酮主要以原型经尿液排泄,所以对肾脏的影响相对较大,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肾功能来调整剂量。舒必利、氨磺必利由于存在潜在的肾脏风险,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患有肾病的患者使用,若确实需要使用,则必须经过医生的全面评估。

二、四个方法,守护肾脏健康

既然了解了部分精神科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影响,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服药期间保护肾脏健康呢?以下四个方法至关重要:

1、定期检查:建议每 3 - 6 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评估,检查项目包括尿常规(主要查看蛋白、红细胞等指标)、血肌酐、尿素氮(这两项指标能够反映肾功能情况)以及肾小球滤过率(用于评估肾脏的排泄能力)。通过定期检查,能够做到早发现问题,及时进行调整。

2、规范用药:务必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服药,绝对不能擅自减少药量、停止服药或者增加药量。同时,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物,包括中药以及保健品等,一定要告知医生,因为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,从而加重肾脏负担。

3、调整生活方式:每天保证饮用 1500 - 2000 毫升的温水,这样能够促进尿液排出,帮助肾脏更好地代谢废物,同时要注意不要憋尿。在饮食方面,尽量少吃高盐、高脂、高蛋白的食物,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。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,选择如散步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,每周进行 3 - 5 次,每次持续 30 分钟左右即可,要避免过度运动。

4、及时干预不适:一旦出现尿量减少、水肿、腰痛、尿色变深等症状,必须及时就医。在必要的情况下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联合中药进行调理,这样既能控制病情,又能减少对肾脏的损伤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。

长期服用精神科药物虽然存在影响肾脏健康的风险,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对肾脏造成损伤。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规范治疗、定期监测,并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就能够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,实现对肾脏的保护。所以,患者和家属们不要因为这种顾虑而阻碍了正常的治疗,积极与医生沟通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,才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正确做法。

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切勿盲目自行用药!如身体不适,请及时就医,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