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logo 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80%抑郁症病根藏在童年!40年医龄专家拆解3大隐患,中医调理+中西结合给出解决方案

不少人误以为抑郁症是成年人的 “专属困扰”,可行医 40 余载,我接诊过无数抑郁症患者,追根溯源后发现一个关键规律:80% 患者的病根,其实早在童年就已埋下。中医始终强调 “治病求因”,今天我就从中医视角,带大家看清童年时期最易埋下的 3 个 “情绪隐患”,以及如何通过调理规避风险。

一、童年被过度控制,自主空间缺失:肺气郁滞埋下心结

有些家长总以 “孩子不懂事” 为由,包揽孩子的一切选择 —— 从穿衣搭配、交友对象,到兴趣爱好、升学方向,都要按自己的意愿安排。

中医认为 “肺主气司呼吸”,气的顺畅不仅关乎呼吸功能,更直接影响情志的舒展。孩子长期被剥夺自主选择的权利,就像羽翼被捆住的鸟儿,连 “自在舒展” 的机会都没有:气机无法自然流通,久而久之便会形成 “肺气郁滞”。这种郁滞会像 “情绪枷锁”,成年后一旦遭遇工作压力、人际关系矛盾等刺激,情绪就极易陷入低谷,且难以自我疏导。

二、频繁被对比否定,自我价值感崩塌:脾胃虚弱致心神失养

“你看邻居家孩子这次又考第一”“亲戚家孩子都拿竞赛奖了,你怎么不行”—— 这类话,我从抑郁症患者口中听过无数次,每一句都藏着童年的委屈。

中医讲 “脾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”,而 “心主神明”(心神的稳定依赖气血滋养)。长期被对比、否定,孩子会反复陷入 “我不够好” 的自我怀疑,内心被焦虑、自卑填满。这种负面情绪会直接扰乱脾胃的运化功能:脾胃虚弱则气血生成不足,心神失去滋养,就像 “心里的灯没了油”,人会慢慢变得低落、敏感,为抑郁症埋下隐患。

三、童年遇突发变故,心理创伤未疏导:气机紊乱扰心神

亲人离世、突然搬家转学、家人突发重病…… 这些毫无预兆的变故,对孩子而言是巨大的心理冲击。可很多时候,大人要么忽略孩子的情绪,要么只说 “你要坚强”,没人帮他们梳理内心的痛苦。

中医有 “惊则气乱” 的说法:突然的变故会打破孩子内心的平衡,让心神受扰、气机运行紊乱。若这种紊乱没能及时调理,心神会长期处于 “不安稳” 的状态 —— 就像一颗埋在心里的 “情绪炸弹”,成年后稍遇刺激(比如失业、失恋),就可能引爆抑郁症。

真实案例:19 岁姑娘的调理之路,印证 “病根在童年”

去年,一位 19 岁的姑娘找到我时,已被确诊抑郁症两年:即便规律服药,仍会频繁情绪崩溃,甚至不敢出门见人。她说话时声音细弱,双手总下意识攥着衣角,说起童年满是委屈:

“从小爸妈就替我做决定,连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要管;他们还总把我跟表姐比,说我‘没表姐聪明、没表姐听话’。后来爷爷突然走了,我躲在房间哭,爸妈却骂我‘不懂事,就知道哭’……”

我为她辨证:舌苔薄白、脉象沉细,正是 “肺气郁滞、心神失养” 的典型表现。于是开了 “宣肺理气、养心安神” 的方子,特意加入合欢皮(疏肝解郁)、郁金(行气活血),帮她疏解积压多年的情绪;同时叮嘱家人多给她自主空间,少否定、多鼓励。

调理两个月后,姑娘再复诊时,终于愿意主动聊起学校的事;四个月后,她顺利回到校园,还跟我说:“现在觉得自己没那么差了,也敢跟同学一起吃饭了。”

中医调抑郁:不只盯情绪,更要 “理顺气机、补足气血”

很多人以为中医调抑郁,只是 “疏肝解郁”,其实不然。中医讲究 “整体观”:抑郁症的核心是 “身体机能失衡”—— 可能是肺气郁滞、脾胃虚弱,也可能是气血不足、心神失养。

所以调理时,会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 “辨证施治”:比如肺气郁滞的人,侧重宣肺理气;气血亏虚的人,侧重补养气血;心神不宁的人,侧重养心安神。只有把身体的 “根基” 打牢,情绪才能真正稳定。

中西结合:双管齐下,更安全、更高效

中医治疗精神疾病,从不排斥西医,反而能与西医形成 “互补”:

● 西医的精神类药物能快速控制症状,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肾负担、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;

● 中医会将 “养护脏器” 纳入调理:若需保肝,就用枸杞、山药等药食同源的食材;若需补肾,就用熟地、肉苁蓉等药材组方,还可搭配药膳(如山药莲子粥、枸杞菊花茶)循序渐进改善体质。

这种结合不仅能提升患者对西药的耐受性,减少不良反应,还能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,辅助缓解情绪症状 —— 双管齐下,既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,又能让效果更持久。

杜万君主任有话说:你的困扰,我们愿意倾听

如果你或家人、朋友正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折磨,或是在用药、调理方面有疑问,不妨留下你的联系方式。我们会在 24 小时内与你取得联系,帮你分析情况、解答困惑,陪你一起走出 “情绪困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