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难愈?别让这 5 个 “隐形杀手” 拖垮你的康复路
在日常诊疗中,我常会遇到抑郁患者满脸困惑地问:“赵医生,我既吃了药,也做了心理咨询,可病情怎么还是不见好转呢?” 其实,很多人抑郁反复发作,并非身体本身出现了多么严重的问题,而是一些看似不起眼、容易被忽视的日常习惯在悄悄 “拖后腿”。下面,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五个可能加重抑郁的 “坏习惯”!
01、晚上不睡,白天硬撑 —— 熬夜伤肝又伤情
中医有 “夜卧血归肝” 的经典理论。夜晚,尤其是晚上 11 点之后,是肝脏进行自我修复和养血的关键时段。
如果此时还不入睡,肝脏就无法得到充分滋养,肝血储备会不足。而肝主情志,肝血一旦亏虚,人的情绪就容易失去平衡,变得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。
临床中,我见过不少年轻人,一边按时服用抗抑郁药物,一边却沉迷于熬夜刷手机,常常玩到凌晨两三点才睡。第二天又拖着疲惫的身体硬撑着工作或学习。他们满脸疲惫地问我:“赵医生,我怎么越治越累啊?”
答案不言而喻,熬夜这个坏习惯就像一个 “情绪杀手”,在不断消耗着他们的身体和情绪能量!
02、吃饭凑合,脾胃先垮 —— 饮食不节气血虚
“脾胃是后天之本”,这是中医对脾胃重要性的高度概括。脾胃负责将我们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气血,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。如果脾胃功能不好,气血生成就会受影响,整个人就会显得没精打采。
但现在很多人对饮食并不重视。早饭随便应付甚至不吃,午饭靠外卖解决,晚饭也只是随便扒拉两口。长期这样不规律的饮食,脾胃的运化功能会逐渐变差。
气血不足,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充足滋养,情绪又怎么能好呢?
03、整天闷着,不动不晒 —— 阳气不足情绪低
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。中医认为 “动则生阳”,适当的运动和晒太阳可以促进阳气的生成和运行。如果一个人天天窝在家里,既不晒太阳也不进行任何活动,阳气就会越来越弱。而阳气不足的人,往往情绪也会比较低沉,抑郁情绪很难得到缓解。
我常常耐心地跟患者说:“哪怕每天只是下楼走十分钟,晒晒太阳,也比闷在家里强。”
04、胡思乱想,自己吓自己 —— 过度思虑伤脾情
有些人特别喜欢 “脑补” 各种最坏的结果。工作上出了一点小错,就担心自己会失业;身体稍微有点不舒服,就马上怀疑自己得了大病。这种过度的思虑,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,紧紧束缚着我们的情绪。
从中医角度来看,过度思虑最容易伤脾。脾虚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而气血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情绪,形成一种恶性循环。就像一个陷入泥沼的人,越挣扎反而陷得越深。
05、憋着情绪,硬装没事 —— 肝气郁结病难愈
中医讲 “肝主疏泄”,肝脏就像一个情绪的 “调节器”,负责调节我们身体内的气机运行和情绪表达。如果情绪长期憋在心里,肝气就无法正常疏泄,会形成肝气郁结。轻者会出现胸闷、叹气等症状,重者则可能导致失眠、抑郁等严重问题。
有些人明明心里难受得要命,却硬撑着说 “我没事”,把所有情绪都压在身体里。久而久之,这些情绪就会像一颗定时炸弹,在身体里爆发,最终演变成疾病。
如果您正在被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精分、双相、强迫等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困扰,又不知如何处理,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,24 小时内会联系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