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殊人群失眠用药指南:安全与疗效并重
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,失眠这一常见的睡眠障碍,正悄然侵袭着各个年龄段和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。无论是老年人、处于特殊生理时期的女性,还是肝肾功能障碍者,都可能深受其扰。面对失眠,合理选用抗失眠药物至关重要,尤其是对于这些特殊人群。接下来,我们将详细介绍常用的抗失眠药物,以及特殊人群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。
一、失眠常用药物分类与特点
1. BZRAs 类药物
BZRAs(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)是临床治疗失眠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家族,涵盖苯二氮䓬类药物(BZDs)、非苯二氮䓬类药物(non - BZDs)以及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。
● 苯二氮䓬类药物:常见药物有阿普唑仑、劳拉西泮、艾司唑仑等。这类药物除了具备镇静催眠功效外,还具有抗焦虑、抗惊厥、肌肉松弛和抗痉挛等作用 。不过,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药物依赖性和戒断反应,同时还可能出现宿醉效应,导致次日头晕、乏力等不适。
●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:代表药物包括唑吡坦、佐匹克隆、右佐匹克隆、扎来普隆等。与苯二氮䓬类药物相比,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宿醉效应较低,患者使用后第二天较少出现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日间困倦情况也不明显,不会过多影响白天正常活动。而且,其药物依赖风险更低,安全性更具优势。
● 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:以地达西尼为例,虽然它在治疗失眠上有一定效果,但需要特别注意,重度呼吸功能不全、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禁止使用。
2.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
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主要包括雷美替胺(雷美尔通)、特斯美尔通(他司美琼)、阿戈美拉汀等。这类药物具有催眠作用,且次日残留作用少、无成瘾性。因此,适用于伴有轻中度至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、睡眠呼吸障碍,以及高碳酸血症明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的失眠患者。
3. 抗抑郁药物
部分抗抑郁药物也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,如多塞平、曲唑酮、米氮平等。它们不仅能有效抗抑郁焦虑,还可改善睡眠,特别适用于伴随焦虑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。
● 曲唑酮:能够显著延长深睡眠时间、减少觉醒时间,对浅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影响较小或无影响,从而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。此外,曲唑酮无成瘾性,适用于慢性失眠合并抑郁焦虑、有药物依赖史、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。
● 多塞平:对于老年失眠患者,多塞平可以降低失眠严重程度,缩短睡眠潜伏期,帮助患者更快进入睡眠状态;同时减少入睡后觉醒次数,提高睡眠质量;还能增加总睡眠时间,让患者得到更充足的休息。
● 米氮平:具有催眠、镇静作用,能够缩短睡眠潜伏期,减少夜间觉醒次数,改善睡眠结构。值得一提的是,它还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,对于因失眠导致食欲不振的患者有一定帮助。
二、特殊人群失眠的药物选用策略
1. 老年期失眠
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,对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下降。对于老年期失眠患者,用药需遵循 “从最低有效剂量起始,不建议大剂量使用,可短期使用或间歇给药” 的原则,以此减少药物不良反应。
● 苯二氮䓬类药物:尽管苯二氮䓬类药物有镇静催眠作用,但老年人使用可能带来严重副作用,如导致记忆力下降、认知功能减退,还会增加骨折、跌倒的风险。而且该类药物依赖性较高,老年人一旦长期使用,戒断难度较大,因此建议谨慎使用。
● 褪黑素缓释制剂:可短期用于 55 岁以上的失眠者,能够有效改善睡眠质量,对睡眠维持障碍、入睡困难等问题有一定缓解作用。
● 雷美替胺:可以改善老年期失眠者的入睡困难问题,提高睡眠效率。
● 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:如曲唑酮、多塞平、米氮平等,尤其适用于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慢性失眠老年患者,既能改善失眠症状,又能缓解抑郁焦虑情绪。
2. 女性特定生理时期失眠
女性在月经期、产后哺乳期、妊娠期、围绝经期等特殊阶段,由于性激素水平波动,失眠发生风险显著增高。
● 女性月经期:月经期的经前期紊乱症状可能干扰睡眠质量。此时,选择性 5 -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缓解女性的焦虑抑郁情绪,进而改善睡眠。
● 围绝经期:围绝经期失眠女性常合并焦虑抑郁情绪,可在睡前使用半衰期较短且依赖性较小的抗抑郁药物,以改善睡眠和情绪状态。需要注意的是,妊娠期和产后哺乳期女性用药需格外谨慎,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,权衡药物对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利弊后再做决定。
3. 伴肝肾损害者的失眠
肝肾损害,尤其是慢性肝病、慢性肾病 / 终末期肾病患者,常伴随失眠问题。这不仅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可能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病风险。对于这类患者,不推荐长期、持续使用催眠药物。
● 苯二氮䓬类药物(BZDs)、非苯二氮䓬类药物(non - BZDs):多数此类药物经肝脏代谢,肾脏代谢 / 排泄不显著。因此,肝损害、慢性肝病患者使用时需要根据肝功能情况适当减量,以免加重肝脏负担。
● 轻微肝性脑病的肝硬化者:可选用乳果糖,它可能对改善主观睡眠质量有一定帮助。
● 羟嗪:短期用于肝硬化患者,可能改善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,但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,防止出现不良反应。
总之,特殊人群在选择抗失眠药物时,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身体状况、药物特点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,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,切不可自行随意用药,以确保用药安全、有效,早日摆脱失眠困扰。